今天來的講師教的是AUTOCAD,不過這個講師也是教JAVA,感覺滿妙的,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是上課筆記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AutoCAD
安裝:開始->輸入[CAD]Enter
操作介面-
說明:
1.操作介面即工作區
2.共4種工作區
a.AUTOCAD典型(舊式,適用2D/3D)
b.製圖與註解(適用2D)
c.3D基礎(適用3D)
d.3D塑型(適用3D)
一.切換方式
1.指令:CUI
a.輸入CUI,ENTER
b.指標指到要進入的工作區,按右鍵
c.選擇[設為目前的]
d.確定
2.切換鈕
a.展開[工作區切換]
b.選擇工作區
3.快速工具列
a.展開[工作區清單]
b.選擇工作區
4.工作區控制(僅限AutoCAD典型中)
a.展開[工作區控制清單]
b.選擇工作區
調整工作區
1.AutoCAD典型
(1)指令列:調整到4~5列
(2)開啟查詢/測量工具列
註:開/關工具列的方式
a.指標移到任意工具列的圖示上,按右鍵
b.選擇要開/關的工具列
例.儲存設定完成的工作區
a.展開[工作區]切換
b.選擇[將目前的儲存成]
c.輸入自訂名稱
2.製圖與註解
(1)指令列:位置與列數(4~5列)
(2)展示主功能表
例:儲存所有的工作區
說明:副檔名為CUIX,如OK.cuix
a.展開[工作區切換]
b.自訂
c.轉移
d.展開左側清單
e.選擇[另存]
f.指定儲存的位置
g.輸入檔名:如OK
h.存檔
i.確定
例:取回工作區
a.b.c同上例
d.展開右側清單
e.選擇[開啟]
f.指定路徑,選取.cuix檔
g.開啟檔案
h.將右側設置的工作區拖曳到左側
i.確定
其它環境設定
1.版本相容性
說明:每3~4年變更一次圖檔格式
a.工具->選項
b.開啟與儲存
c.展開[另存]
d.選擇儲存的版本
注:建議向下降1~2個版本
e.確定
2.滑鼠右鍵取代enter鍵
a.同上例
b.使用者偏好
c.右鍵自訂
d.指令模式選[enter]
e.套用並關閉
f.確定
3.狀態列圖示
說明:狀能列是功能的開關:建議打關[極座標][物件鎖點][物件追蹤][動態]
滑鼠的使用-
說明:使用三鍵式(左,右,中間滾輪)
1.左鍵
(1)按左鍵1次:選取圖面物件(圖元)
展開功能表,選擇指令,指定座標
2.右鍵
(1)按右鍵1次:顯示快影功能表(或取代enter鍵)
(2)按住shift/ctrl鍵,再按右鍵1次
開啟[鎖點]快影功能表
3.滾輪
(1)向前/向後滾動:拉近/拉遠圖面與眼睛的距離
(2)按住滾輪移動:移動圖面
(3)按滾輪2次:自動調整圖面到最適當的距離以顯示所有的物件
(4)按住shift鍵,再按住滾輪移動:調整圖面立體視角
平面座標系統-
1.直角(卡式)座標
Y
|
二 | 一
------|------x
三 | 四
|
座標的表示方式
(1)絕對座標:#X,Y
說明:起算點是原點
如(5,10)
Y
|----
| |
------|------x
(0,0) |
|
(2)相對座標:@x,y
說明:起算點是上一點
2.極座標
相對座標:@距離<角度
說明:角度是指與正X軸的夾角,逆時鐘方向為正,順時鐘方向為負
@120<45 or @120<-315
座標值的輸入方式
1.絕對直角座標
#x,y
2.相對直角座標
@x,y
3.相對極座標
@d<θ (d=距離,θ=角度)
4.滑鼠決定方向,鍵盤或滑鼠輸入距離
(1)正交:將滑鼠的方向固定在只能在水平與垂直方向移動
(2)極座標追蹤:當滑鼠移到[增量角度]或倍數角度時,系統會自動產生對齊路徑
例:選取增量角度
a.指標到狀態列的[極座標]按右鍵
b.設定
c.展開[增量角度]
d.選取角度
e.確定
註:增量角度只能一個,預設為[90]
例:輸入非增量角度
a.b同上例
c.新建
d.輸入角度,enter
e.確定
註:系統不會為非增量角度的倍數角度產生對齊路徑
選取物件的方式-
1.點選
說明:(1).一次選取一個物件,可以連續選取
(2).取消選取
a.按ESC鍵:全部取消
b.按住SHIFT鍵,再點選一次
2.方框選取
選明:(1)一次選取多個物件
(2)區分為
a.框選:由右而左,只要被方框碰觸的物件都算是被選取
b.窗選:由左而右,必須是在方框內才算是被選取
(3)取消選取方法同點選
3.移動(Move,M)
說明:(1)用途是將物件搬到指定的位置
(2)操作步驟-
Step1:選取物件,enter
註:多數的指令在選完物件,都要按enter
Step2:選擇來源點(基準點,第1點)
Step3:指定目標點(第2點)
線(Line,L)
說明:
(1)用途是畫單一線段或連續的線段
(2)主要的選項
a.U:取消目前所畫的線段,返回上一點
b.C:連線到起點形成封閉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天主要都是在做前置觀念的教學,所以實作的項目比較少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