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

3dsMax的學習之路-假日練曲之week1

  班級的Line 群組一直傳來同學安裝MAX的求救,有些同學的電腦還在32位元的XP時代,只能裝2013以前的版本,但是autodesk好象沒有提供以前版本的學生設計聯盟方案,幫忙回了幾個問題後,有點累了,社會是現實的,跟不上,就只能等著被淘汰,各自加油吧。

  利用周休兩天的時間,複習一下第一周上課的內容,同時也開始把房間裏的物品拿來做練習,這兩天找的東西都是比較方正的傢俱,比較好做,同時也拿來單純練習操作及基本觀念,雖然都是簡單的形體,不過搞到最後也幾乎用上了所有教過的東西了。

一.IKEA八格櫃,簡單的設計,每一面都是獨立的木板,練習的重點在位置的精確上,所以做了一個基本的外框體後,以這個框體為基礎去複製及調整成其它的部份,這樣在移動和對位上,都相對容易許多。
IKEA八格櫃
 二.木作書桌,這是當時一開始就請師傅直接做在壁上的書桌,有一個鍵盤抽屜和一個一般抽屜,練習的重點在底部的挖洞上,因為師在底部的支撐部份做得很簡單,所以抽屜底部其實是一個空心的方框。
木作電腦桌
三.木作壁櫃,也是一個簡單的設計,不過當時是用了許多角木打底,外面再貼皮,模型製作上也不可能真的再去畫出角本來,所以這個練習只是在熟練基本的操作及快速鍵的使用,老師上課並沒有講太多快速鍵的使用,大概是怕同學會記不住,不過操作軟體,最終就是要記個三四十個快速鍵才會有效率。
木作壁櫃
 四.特力屋的三抽矮櫃,也是個簡單的練習,把抽屜的做法再熟悉一下,最後比較花時間的是在底輪的製作上,不過我採用比較簡單的作法打混過去,畢竟老師說室內設計的3D並不需要太精確。
B&Q的三抽矮櫃
  下周開始估計每天回家找一件傢俱來練習,AUTOCAD 的課也要開始跟上了,AUTOCAD 的自修計畫會放在認證題目的練習上,然後每天如果還有多餘的時間就是拿來學程式語言,這樣的三個月應該是夠豐富了。

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

3DsMAX學習之路-Day6

  今天的課程開始進入直接編輯3D物件的操作,這很需要對3D空間有一定的認識才能理解,所以同學間的差距又再次拉大了,只能說大家加油了;不可能為了少數人的進度而拖延到大家的進度,我覺得講師己經是很放慢速度再教了,再慢下去的話,三個月內大概也很難學到符合業界需要的技術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是今日筆記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編輯3D
Modifier List -> Edit Poly
=>Vertex :點
   Edge   :邊
 Border :無面的邊
 Polygon:面
 Element:實體

Ex:沙發-座墊
1.產生一個BOX =>50x50x10
 =>segs(邊數):10x10x5
2.選取box->Modifier List ->Edit Poly
3.製作斜面
a.到[Edge]->選取上方40個邊
*點其中一個邊->點[Ring]/[loop]
 (平行) (連續)
b.找[Chamfer]->點小方塊(caddy)
c.輸入數值->點[OK]
*segment :圓角
4.建立凹槽:
a.到[Polygon]模式
b.選取先前製作40個面
*配合視與[]/[](窗/框選)
c.點[Bevel]小方塊
I.Local Narmal :(順著造型面)
II.Bevel Hight :高度(正/負值)
III.OutLine:斜度(正/負值)
->點[OK]
ex:Hight :負值(往下):[Outline]:負值(內縮)

凹槽練習




5.產生平滑
a.回到Edit Poly]
b.Modifier List -> Turbosmooth
c.Iteration: 數值增加(2~3)

6.局部下凹:
a.Modifier List -> Edit Poly(再給一個)
b.到[Vertex]模式
c.選取4~5個點
d.展開[Soft Selection]
 -> 勾選Use Seft selection
 -> Falloff:數值向下

整體平滑及局部下凹


扶手:
1.到[Top]產生[ChamferBox]
*Create面板->Germerty->Extended
  ->尺寸:自訂
2.到[Modify]面板
 ->調整尺寸
 *Segs:數值向上
3.產生彎曲
a.Modifier List -> Bend
b.Angle:數值向上調整角度
c.Limit Effect 勾選
d.Upper Limit :數值向上
e.展開[Bend]->到[Gizmo]
->將軸心往上移
->回到[Bend]
*角度可以加大(正/負值代表方向)
*Direction: 方向
扶手製作練習
扶手飾條
1.選取3D物件
2.Modifier List -> Edit Poly
3.到[Edge]模式
 ->選取邊緣
 *配合[Ring]/[Loop]
4.複製造型
點[Create Shape]小方塊
->指定名稱
->勾選 Linear ->OK
->回到[Edit Poly]
扶手飾條練習

沙發組合成品嘗(之後有加上椅腳)

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

3DsMAX學習之路-Day5

  胃痛了一天,回家時才發現筆記忘了上傳到雲端硬碟,真慘的,只有把課堂練習的檔案給存了下來;不過今天教的東西其實也還好,屬性整合應用的部份,最重要的就是布林運算挖洞的部份,然後最後的練習把一堆同學給搞到快翻桌了,空間概念不足的人,要理解這類軟體的運作的確是很困難的
Bevel Profile練習

spacing tools練習

Array練習

綜合練習

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

AutoCAD學習之路-Day4

  今天來的講師教的是AUTOCAD,不過這個講師也是教JAVA,感覺滿妙的,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是上課筆記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AutoCAD
 安裝:開始->輸入[CAD]Enter

操作介面-
 說明:
  1.操作介面即工作區
  2.共4種工作區
   a.AUTOCAD典型(舊式,適用2D/3D)
   b.製圖與註解(適用2D)
   c.3D基礎(適用3D)
   d.3D塑型(適用3D)
    一.切換方式
     1.指令:CUI
      a.輸入CUI,ENTER
      b.指標指到要進入的工作區,按右鍵
      c.選擇[設為目前的]
      d.確定
     2.切換鈕
      a.展開[工作區切換]
      b.選擇工作區
     3.快速工具列
      a.展開[工作區清單]
      b.選擇工作區
     4.工作區控制(僅限AutoCAD典型中)
      a.展開[工作區控制清單]
      b.選擇工作區
 調整工作區
  1.AutoCAD典型
   (1)指令列:調整到4~5列
   (2)開啟查詢/測量工具列
   註:開/關工具列的方式
    a.指標移到任意工具列的圖示上,按右鍵
    b.選擇要開/關的工具列
   例.儲存設定完成的工作區
    a.展開[工作區]切換
    b.選擇[將目前的儲存成]
    c.輸入自訂名稱
  2.製圖與註解
   (1)指令列:位置與列數(4~5列)
   (2)展示主功能表
   例:儲存所有的工作區
    說明:副檔名為CUIX,如OK.cuix
     a.展開[工作區切換]
     b.自訂
     c.轉移
     d.展開左側清單
     e.選擇[另存]
     f.指定儲存的位置
     g.輸入檔名:如OK
     h.存檔
     i.確定
   例:取回工作區
    a.b.c同上例
    d.展開右側清單
    e.選擇[開啟]
    f.指定路徑,選取.cuix檔
    g.開啟檔案
    h.將右側設置的工作區拖曳到左側
    i.確定
其它環境設定
 1.版本相容性
 說明:每3~4年變更一次圖檔格式
  a.工具->選項
  b.開啟與儲存
  c.展開[另存]
  d.選擇儲存的版本
   注:建議向下降1~2個版本
  e.確定

 2.滑鼠右鍵取代enter鍵
  a.同上例
  b.使用者偏好
  c.右鍵自訂
  d.指令模式選[enter]
  e.套用並關閉
  f.確定

 3.狀態列圖示
 說明:狀能列是功能的開關:建議打關[極座標][物件鎖點][物件追蹤][動態]

滑鼠的使用-
說明:使用三鍵式(左,右,中間滾輪)
 1.左鍵
  (1)按左鍵1次:選取圖面物件(圖元)
      展開功能表,選擇指令,指定座標
 2.右鍵
  (1)按右鍵1次:顯示快影功能表(或取代enter鍵)
  (2)按住shift/ctrl鍵,再按右鍵1次
   開啟[鎖點]快影功能表
 3.滾輪
  (1)向前/向後滾動:拉近/拉遠圖面與眼睛的距離
  (2)按住滾輪移動:移動圖面
  (3)按滾輪2次:自動調整圖面到最適當的距離以顯示所有的物件
  (4)按住shift鍵,再按住滾輪移動:調整圖面立體視角


平面座標系統-
 1.直角(卡式)座標

   Y
   |
  二 |  一
   ------|------x
  三 | 四
   |
 座標的表示方式
  (1)絕對座標:#X,Y
  說明:起算點是原點
  如(5,10)
   Y
   |----
   |    |
   ------|------x
   (0,0) | 
   |
   
  (2)相對座標:@x,y
  說明:起算點是上一點

 2.極座標

  相對座標:@距離<角度
  說明:角度是指與正X軸的夾角,逆時鐘方向為正,順時鐘方向為負
   @120<45 or @120<-315

 座標值的輸入方式
  1.絕對直角座標
   #x,y
  2.相對直角座標
   @x,y
  3.相對極座標
   @d<θ (d=距離,θ=角度)
  4.滑鼠決定方向,鍵盤或滑鼠輸入距離
   (1)正交:將滑鼠的方向固定在只能在水平與垂直方向移動
   (2)極座標追蹤:當滑鼠移到[增量角度]或倍數角度時,系統會自動產生對齊路徑
 
   例:選取增量角度
    a.指標到狀態列的[極座標]按右鍵
    b.設定
    c.展開[增量角度]
    d.選取角度
    e.確定
    註:增量角度只能一個,預設為[90]
   例:輸入非增量角度
    a.b同上例
    c.新建
    d.輸入角度,enter
    e.確定
    註:系統不會為非增量角度的倍數角度產生對齊路徑

 選取物件的方式-
  1.點選
   說明:(1).一次選取一個物件,可以連續選取
     (2).取消選取
     a.按ESC鍵:全部取消
     b.按住SHIFT鍵,再點選一次
  2.方框選取
   選明:(1)一次選取多個物件
     (2)區分為
     a.框選:由右而左,只要被方框碰觸的物件都算是被選取
     b.窗選:由左而右,必須是在方框內才算是被選取
     (3)取消選取方法同點選
   
  3.移動(Move,M)
   說明:(1)用途是將物件搬到指定的位置
      (2)操作步驟-
     Step1:選取物件,enter
     註:多數的指令在選完物件,都要按enter
     Step2:選擇來源點(基準點,第1點)
     Step3:指定目標點(第2點)
   
  線(Line,L)
  說明:
   (1)用途是畫單一線段或連續的線段
   (2)主要的選項
    a.U:取消目前所畫的線段,返回上一點
    b.C:連線到起點形成封閉
 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今天主要都是在做前置觀念的教學,所以實作的項目比較少。

   

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

3dMax學習之路-Day3

  今天上課的重點是sweep,主要就是讓造型跟著一個路徑做立體成型,這是滿重要的功能,很多設計相關的軟體都有類似的東西,不過,今天也是同學程度開始明顥有落差的一天,所以老師把速度放慢,然後整個下午都在拿一個櫃子的例子在複習前兩天講的東西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是Day3的筆記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sweep
1.產生一條路徑
2.Modifier List -> sweep
3.[Use Built - In selection] (內建)
 [Use Custom Section ](自行繪製)
 =>點[pick]or[]
4.調整大小
內建 => 調整[Parameters]
自行繪製=>調整圖形大小(不能用比例)
5.[Sweep Parameters]
I.Mirror xy/yz plan :造型,方向
II.x,y,angle:微調
III.九宮格圖示:對齊位置


造型及路徑繪製範例
Mirror 鏡射:產生對稱物件
1.產生圖形
2.點[工具列]->Mirror
3.選取鏡射方向的軸
4.選取[copy]or[Instance]
5.點[OK]
6.自行移動位置
Mirror 中有[offcet]可調整位置
櫃腳的部份採用lathe轉90度的方式來產生造型,再鏡射到四個角

基準軸
1.選取物件
2.到[ ]面板
->點[Affect privot only]
3.調整軸位置
4.再點一次[Affect privot only]
[Reset Privot]重置軸位置

連接物件
1.點[工具列]->select and Link
2.在[A物件]上按著左鍵
->到[B物件]上,才放開
A 連接 B

1.利用連結物件的方式把門板,玻璃及門把連結起來
2.利用改變軸心的方式讓櫃門可以打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課間練習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因為今天的練習時間很多,所以我針對抽屜的畫法做了一下研究,原本老師的做法是在TOP畫出框體後,複製相同框體再刪去內圈後壓成底板,最後單獨在Front畫面板做結合,我則是在思考有沒有可能讓步驟再更精簡一點,原本是想用sketchup的概念,在平面圖上把線段切割好後拉出形體,但是發現在MAX 做這件事有點麻煩,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在做完底板後,再複製一次框體,然後同樣是刪去內圈,但是改從另一面來壓扁立面體變成面板,這樣就能確保三個部件都在同一個基準的位置上發展,也不用再去對齊得要死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課後練習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回家後複習了一下上課的東西,打算開始來每天找一樣房間裏的東西來練習,今天先找的是一個IKEA買來的四格櫃做練習,雖然可以利用矩形的方式再加上個十字就簡單解決,但我比較想要呈現的是組裝傢俱的完格各部件的樣子,一塊一塊拉出來再複製去排列也是個方式,但那是第一天的課程內容;所以我採用的做法是先拉出一個口字型的框體後,利用原地複製的方式,把上下左右四塊板子做出來,因為有第一個口字型的框體當基底,所以在改變複製出來的框體大小時,對齊就變得簡單多了。







3Ds Max學習之路-Day2

  原以為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可以重回職場好好拚一下,沒想到只有短短四個月就面臨再次被資遣的命運,原本想報JAVA程式班報不到,因緣際會報到空間設計規劃班,然後剛好又有算命的說我適合找水屬性的工作,設計業算是水屬性的,所以就硬著頭皮上了,相較起程式設計,我對工業設計類軟體的經驗幾乎沒有,但對於軟體操作倒是不擔心,畢竟大部份的軟體操作,都有一些共用的法則可以延用;接下來,希望自己能每天都把上課的內容記下來,並且做成一份blog筆記。

Day1-Day2

  開課第一天的上半天都是在做一些行政作業及課務宣導,所以到了下午才開始上課,老師先談了一些空間設計學習上的概念,同時也給大家打強心針,希望大家不要怕,只要照著步驟學,400小時後,大家都是高手之類的;我倒覺得我幾年前自己花了七天時間把sketchup搞熟到做出自己房間的3D模型這件事比較可以說嘴一下,不過對於可以學習新軟體這件事,我倒是很開心並期待的。

  因為聯成電腦教室的電腦每次重開機都會重設一次,所以我放棄在上面裝自己的常用軟體,取而代之的是先用純文字的內建軟體做筆記,再加上小畫家做截圖,回家再整理,不過之後考慮改用IPad來做筆記會更快一些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是Day1筆記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3Ds Max 操作
一介面
下拉式功能表
工具列
面板
繪圖區
時間軸
二基本操作
1.滾輪
a.往前/後 ->拉近/拉遠
b.按著移動->平移圖面
c.[ALT]+平移圖面->翻轉視圖

2.create 面板->建立圖形
modify面板->修改圖形

3.繪製完成 -> 點[工具列] ->[select object]
4.點[右下角] ->視埠一個/三個縮放
5.刪除物件
a.點[]選取物件
b.按[delete]鍵
6.復原
a.點[<-]
b.ctrl + z

7.調整物件
a.十字方向->移動
b.旋轉
c.比例
功能按鈕圖示上按右鍵->調整數值
8.選取物件
    點[工具列]->碰到就算選取
              選到全部才算
9.複製物件
    shift+移動
    選取物件後 ctrl + v(原地)
[copy]:複製為獨立物件
[instance]:複製物件相互關聯

10.繪圖區
[+][Top][Wireframe]
       視圖   視覺型式

視覺型式(右鍵)
描影:shaded + Edge Faces
線架構: wireframe

作業:簡單的桌子含抽遞門板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是Day2筆記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編輯2D
modifier List -> Edit spline
=>  vertex : 點
segment : 線段
spline : 連續線

範例(TV櫃)
a.到[front]視圖
 產生[Rectangl]
 =>尺寸:自訂(210x50)

b.到[Modify]面板
 ->Modifier List -> Edit spline

c.產生厚度:
I.進入[spline]模式
II.選單[連續線](點左鍵->變紅)
III.找[Outline]->輸入數值(ex.2)

d.繪製線段
I.到[segment]模式
II.選取線段
III.配合sgift +(移動)(複製線段)

e.修剪 / 延伸物件
I.到[spline]模式
II.點[Trim](修剪) / [Extend]延伸
III.點[圖形]
IIII.到[vertex]模式
->選取全部的點 -> 點[Weld](焊接)

f.回到[Edit spline]指令

g.長成3D
I.Modifier List -> Extrude(擠出)
II.Amount (數值)


門範例
1.到front
->產生[Rectangle](210x50)
2.到[Modifier List] -> Edit spline
3.到[spline]模式 ->Outline :(5~10)
4.到[segment]模式 ->調整大小與位置
5.回到[Edit spline]
6.Modifier List -> extende -> Amount :5~6
7.Ctrl+v -> copy(原地貼上)
8.到原本的[Edit spline] -> spline 模式 -> 刪除外部線段
9.回到[extrude]->amount (0.5~1)
10. 調整前後位置


    結合:Attach
1.產生多個物件(2D)
2.任選一個2D物件
 ->Modifier List -> Edit spline

3.點[Attach] -> 選取其他物件
 點[Attach Mult]
->可以透過名稱選取物件

[點]模式:
I.Edit spline -> vertex模式
II.選取[點] -> 右鍵
=>Bezier:曲線
 Bezier Corner:單邊曲線
 Corner:尖角
 Smooth:平滑

點[Refine]在物件上點左鍵 =>可以加入點


長成3D:
1.Extrude:往垂直方向長成3D
2.Bevel:有斜角(outline)的Extrude
3.Lathe:繞著軸輚成3D
4.Sweep:沿著路徑長成3D
5.Bevel Profile:類似[Sweep],圍繞部份為實心

Bevel:
1.產生2D圖形
2.Modifier List -> Bevel
3.Level 1 :
Height: 高度
Outline:斜角
最多到[Level 3]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Lathe:
1.產生圖形一半
2.Modifier List -> Lathe
3.I.Degress: 角度(0~360)
 II.segment:邊數(3以上)
 III.Align:[軸]對齊
 =>[Min]:左
   [Center]:中
[Max]:右
展開"Lathe"點"Axis"可自行調整軸位置



     本日作業,配合上午門板的練習,做一個門把出來